理论研究

都匀市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作者:都匀市民宗局 覃建红 日期:2022-03-28

一、都匀民族工艺现状

目前都匀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有民族服装、刺绣、蜡染、银饰、拼花布艺、剪纸、手工制茶技艺等,通过省州市举办各种手工技艺培训和人才评选,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民族手工艺传承人代表,其中:民族民间优秀人才9人获得贵州省传统手工艺领军人才工艺大师称号。如:许仁惠(民族蜡染、民族挑花)、陈青(苗绣)、韦帮粉(剪纸)、张子全(毛尖茶制作)等。为更好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手工技艺,都匀市共有21家企业、工艺坊获得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授牌, 5家传统手工艺企业获得省民宗委授予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传承示范基地近年来在本地民族手工技艺匠人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逐步培育形成了一批特色中小微企业,如:黔南州瑶韵民族服饰有限公司、贵州吾土吾生民族工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都匀市苗艺民族工艺有限责任公司等,带动了民族服饰、布依族蓝靛染织服饰、民族拼花布艺、水族银饰、水族剪纸等民族手工技艺文化传播和发展,带动就业约1000人以上。

二、存在问题

1)民族企业发展步伐进程缓慢。一是企业规模小粗放经营、销售渠道单一。虽都是注册企业,但是在经营方式上仍以家庭个人经营为主,总体规模上偏小;销售模式单一,基本上均为自家店面直接销售。二是市场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仍然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绝大部分手工艺人缺乏市场经营理念,没有开拓市场的意识,被动的接受订单定做,或自产自销。三是缺乏创新意识,产品附加值低。2016年至今民宗、妇联等部门组织民间工艺大师为金恒星、班庄等6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群众开展刺绣、蜡染等培训100余场次,但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多是在家带孩子或是年长而无法外出务工的家庭妇女,由于文化程度低,培训知识掌握不全面,生产成品难符合回收条件。(如:欧德仙说兼职女工的工艺制作非常好,但作品拼色比较传统老旧,甚至将就现有原料东拼西凑,达不到厂家或市场需求;韦帮粉剪纸虽获得“中国十大金剪刀”称号,但由于文化水平低,在设计上无法突破传统思维,没有创新理念,产品装饰老旧,基本上无法得到年轻人青睐)

2)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和发展意识不高。品牌意识缺乏,知名度不高,影响力小,竞争力弱。保护传承方式单一。通常传承人在传授民族传统手工技艺都是以口传、演示等方式进行,以文字、图片记载资料较少,可参照的历史资料不多。

3)民族手工艺领军人才培养和示范引领作用不够。一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传统手工文化情感的逐渐淡漠,手工制作的物品和它的制作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手工艺者难以实现自我价值。许多优秀的手工业者不得不舍弃传统手工技能,谋求新的生存方式,致使民族传统手艺出现了断层现象。二是每年受参加省组织领军人才培训和培养的人数限制,获命名民族工艺大师人数不多,培训后大部分人没有充分使用培训成果,在当地民族未起到领头羊的带头作用。

三、下步打算及建议

(一)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融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一是融入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创建民族品牌。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创新发展的同时,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其外形、色彩或包装富有民族特色。如设计方面可以结合我市的茶文化,开发刺绣茶杯垫。二是用现代科技改进传统技艺,提高生产效率。发挥少数民族民众自我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他们改进技艺的积极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挖掘传统手工艺品现代社会功能,改进机器设备。用现代装饰设计美化和包装传统手工艺品参与到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生产。如雕刻技艺,除了精雕细琢外,其他流程都可以尝试机器制作。

(二)促进文旅产业融合,提升品牌深度。一是更多研发制作携带方便、包装精美、价格适中的旅游商品,在旅游点设立手工艺的作坊,供游客参观欣赏参与制作过程,增加旅游参观内容和乐趣。二是重视品牌建设工作,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牌,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利用网络、连锁经营形式,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改变其“深在闺中无人识”的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三是加强手工艺品背后故事的编纂和整理,突出民族特色,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推介会,开拓眼界,了解市场,宣传产品,扩大销路,加快我市民族传统手艺品国际化步伐。四是加大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申报,给予传统手工艺工坊项目资金的扶持,利用都匀石板街的知名度打造形成民族手工坊一条街或一个传统手工艺基地。

(三)健全传承人保护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善建立科学的传承人制度。建立传承人、工艺大师公平合理的评定制度,明确职责和义务,成立专项基金,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传承。二是举办手工技能培训班,开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对绣娘、银匠等手工艺制作者的不同形式培训工作,壮大民族手工艺品制作队伍,增加和拓宽农户在家门口就业渠道。


中共黔南州委统战部主办    地址:中共黔南州委统战部 电话:0854-8222611

Copyright(C) 2008-2020  中共黔南州委统战部版权所有

黔ICP备15000059号    贵公网安备 52270102000271号

本网站由 黔南热线 全程策划制作 (统战部)